美设基金推动“太平洋威慑倡议”

2020年7月16日


    本报讯  日前,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通过了总额7405亿美元的“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案”。授权法案中以单列条款提出将设立“太平洋威慑倡议”基金,确保美国在印太地区拥有足够的战略资源和军事能力,以应对所谓的“中国军事威胁”。

    根据国防授权法案授权,“太平洋威慑倡议”基金将在2021财年获得14亿美元的国防预算,同时为2022财年设定了55亿美元的预算上限,计划投资主要聚焦在提升驻太平洋地区美军的导弹防御能力、增强印太地区美军的前沿部署态势等方面。

    自2017年12月发布《国家安全战略》报告,正式把俄罗斯、中国确定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以来,美国近年来的国防授权法案几乎都有涉及中俄的内容,以所谓“中俄军事威胁”为借口,不断加强美军在印太地区的部署和投入。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菲利普·戴维森今年3月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名为《重新获得优势》的机密版报告,建议未来6年在印太地区实施“太平洋威慑倡议”,包括投入16亿美元建立关岛防御圈,在第一岛链部署远程反舰和防空导弹系统,在第二岛链部署一体化防空反导系统等举措。戴维森版本的“太平洋威慑倡议”的定位非常明确,就是要面对中国重获地区军事优势,加快印太地区在美国全球战略布局中的重心地位前移。下一步,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将就“太平洋威慑倡议”进行内部协调,确定最终金额和项目,最后由总统特朗普签署生效。(摘编自《中国青年报》)

    ■相关阅读

    特朗普政府再次对台军售

    美国国防安全合作局9日表示,美国国务院批准了售台“爱国者三型”导弹重新认证的设备与技术,金额约6.2亿美元。这个军售项目,可理解为爱国者三型导弹到期零部件的换新和整体系统的维修认证。这是特朗普政府今年内第二度对台军售。上次宣布军售是批准对台出售18枚先进重型鱼雷以及服务。

    美军机频繁抵近中国沿海侦察

    13日,美国空军一架E-8C“联合星”空地监视飞机由台湾南部进入南海,随后自东向西飞行,最近时距广东海岸仅约125公里。这是美军8天内第4次派军机对中国沿海实施抵近侦察。与此前的EP-3E电子侦察机、RC-135侦察机不同,这次派出的E-8C“联合星”飞机比较罕见。该机型堪称美军空地一体作战的“中枢神经”,可以在防区外对地面目标进行探测、识别、分类,并实时将数据传递给后方指挥所。(摘编自《海峡导报》、央视)